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调查报告发布 近九成人认为
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
41.16%的人在安装或使用手机APP之前从来不看授权须知。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,被手机APP采集最多的个人信息是联系方式,占比79.62%;有42.31%的人不知道授权APP采集的个人信息可能一直被留存;有79.23%的人认为手机APP上的个人信息不安全,但只有6.15%的人在安装或使用手机APP之前会经常看授权须知。
■调查 担心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泄露
针对部分手机APP过度收集、违规使用个人信息,导致大量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被窃取,甚至引发各种信息诈骗等刑事案件,市消协委托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,开展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调查活动,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3380份。调查结果显示,有89.62%的人认为手机APP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行为;有76.54%的人认为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目的是推销广告。
安装手机APP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购物、餐饮和音乐,而被手机APP采集最多的个人信息依次是联系方式、姓名和头像,被调查者最担心被采集的个人信息是身份证号,其次是银行账号,两者都占到了八成以上。被调查者最担心手机APP个人信息出现的问题,是个人信息被贩卖或交换给第三方。
此外,个人信息被泄露后选择向消协或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投诉的仅占35%,选择自认倒霉的占26.54%。
■建议 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
事实上,手机APP软件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之一,但目前有关法律法规缺乏体系化,保护范围模糊,自律规范多而监管规制少。
市消协为此建议,加快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,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专门的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及有关法律解释,明确把手机APP等新兴互联网业态的个人信息纳入法律保护。有关监管部门应对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加强监管力度,对手机APP市场实行宽进严出,并加大处罚和惩治力度。手机APP企业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,应设立专门的个人信息监管部门,提前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。
市消协还提醒消费者,在使用手机APP时要小心谨慎,不轻易同意APP获取个人信息权限,不轻易使用手机APP支付软件,尽量避免在不熟悉的手机APP上输入银行账号及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。一旦个人信息遭到侵害,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。本报记者 杨滨
上海专业APP开发公司:三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专注于各种App的定制开发,微信公众号开发,微信开发,欢迎来电咨询!